中建电子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跟城市发展方向,持续为具有改善城市交通体系布局、激发城市经济价值升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重大支撑性轨道交通项目注入电子力量。

图源:重庆发布 1月25日,由中建电子参建的中国建筑在重庆地区落地的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

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全长约32.276km,地下线30.234km,高架线2.042km,共设26座车站。该项目作为重庆市重点工程,也是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之一,其“横贯南北,直通东西”的布局,打通重庆北区和西区之间的大动脉,连接起多条轨道线路,进一步推进重庆“环射+纵横”融合,多层次城市轨道多维立体式交通网络,极大便利市民出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增添新动力、新机遇、新面貌。 魔幻山城 安全到站 中建电子承接全线26站及附属范围内综合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安防集成平台等系统机电工程建设,用系统化、自动化、数字化手段搭建实现全线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管控平台,应对各种灾害以及突发状况下的事件解决,助力提高重庆城市运营管理水平。

重庆因地形的原因,很多建筑、道路都变的奇幻,由此得到“8D魔幻都市”称号。波浪起伏的公路,房顶上的“操场”还有穿楼而过的轻轨……中建电子参建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中“化龙桥站”就以高架形式与重庆458米地标商业裙楼融为一体,再现上一任网红轻轨2号线李子坝站穿楼而过的震撼场景,也成为国内首个高架横穿写字楼并在楼内设站的轨道线路。

现如今,轨道交通在出行选择中的比例逐年上涨,其安全防范工作也越来越收到重视,中建电子在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地铁安全运营这件事上倾尽全力。 安全运营,倾尽“电”力

地铁轨道交通内有不同的专业系统分布在各个地方,它们之间有一个系统“联络员”,负责收集各类设备的监测数据供给运营人员进行决策,从而提高自动化系统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变能力,它就是中建电子为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搭载的ISCS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遇有紧急情况时,ISCS会根据预警信息提醒控制中心运营人员及时下发控制指令进行故障处理。用数字化手段完善轨道交通全线自动化水平,打通与市轨交控制中心的信息通道,将单一线路运营管理纳入全市交通运营管理体系,从信息化层面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为建设数字化重庆轨道交通打好基础。

为有效提升乘车环境舒适度,并确保全线系统设备处于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最佳运行状态,中建电子为9号线打造的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实时紧盯站内温、湿度等参数,自动分析调整空调进排风量和运行功率,确保室内温度湿度恒定,并能在灾害或阻塞状态下,迅速转变为救灾模式,充分协调发挥各设备最佳功能,有效增强灾害情况下辅助救灾能力,保证了地铁设备在任何情况下的完备运转。

为保证重庆9号线日常运营安全中建电子打造了三级联动(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ISP安防集成平台,集成控制全线26站近万台安防设备,正常情况下,通过探测扫描,声光图像记录来判断乘客是否携带违禁品乘坐地铁。释放安全信号后,自动执行出入口的放行等行为。当遭遇试图非法入侵时,平台联动设备会自动触发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问题。

当上级平台或者通讯网络出现故障时,系统仍可以依赖本地服务器实现本地自治,规避了全系统瘫痪的风险,为在紧急情况下的措施响应和人员组织协调提供技术支撑,在保障地铁安全上层层加码。 党建引领 优质履约 新冠疫情、环境恶劣,环保管控......重重阻碍下,项目团队历经300多个日日夜夜、见缝插针,日夜抢工,最终保证线路按期交付试运行。

项目部不断强化党建思想引领,党员在前带领项目团队攻坚克难,成为带动员工高效履约的动力核心,进行标准化项目管理,因地制宜制定节点目标,秉持做项目“施工前精确交底、施工中精细管理”,合理组织24小时连续施工,与时间赛跑,与难题较真。这支由90后组建的项目团队,短时间内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轨道交通技术人员。 中建电子高度重视项目履约抓督导,促实效,全体项目人员在项目收尾阶段的100天里日以继夜抢工期,顺利让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与2022年的农历新年钟声一起走向新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