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当今社会从能源消耗比例来看,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40%,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在一段时期内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计划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等全方面推进建筑节能,要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提高标准执行力。
本工程从开工起严格按绿色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了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
2.责任行动
2.1环境保护
2.1.1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为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按环境管理标准,深入分析了现场影响环境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环保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注重施工场地的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环境保护,确保施工人员职业健康。

图2.1场内绿化 图2.2场内硬化
2.1.2 扬尘控制
现场道路采取硬化措施,每天安排专人洒水清扫,车辆限速行驶,建筑垃圾集中堆放,楼层内垃圾严禁随意凌空抛撒,土方运输时采取严密遮盖措施。对现场裸露的空地采取铺石子、种草绿化或苫盖措施,减少现场扬尘污染。

图2.3现场洒水车 图2.4裸露场地覆盖
2.1.3 噪音控制
施工场地根据边界噪声控制标准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 ;噪音源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定期进行噪音检测。

图2.5:噪音监测动态点图 图2.6:噪音监测数据
2.1.4 光污染控制
本工程钢结构焊接量大,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充分发掘垃圾可再生途径,比如建筑垃圾用于铺路。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销毁。

图2.7钢结构遮光棚 图2.8建筑垃圾堆放池
2.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积极推广节材新工艺,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材料消耗量。
(2)施工前,制订工程施工节材与材料资源方案,并进行技术方案的节材优化;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3)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电渣压力焊连接等,钢材节约率达到5%以上;现场采用周转式可循环利用活动房,选用可周转使用的彩钢板进行围挡,周转利用率达70%。
(4)核心筒采用外爬内支方式,实现架体模板爬升一体化,其中外墙采用大型钢模板代替木模板,主体结构封顶仅使用一套钢模板。如外墙用木模板,则需每6层更换一套木模板,主体封顶则需要更换4套木模板,这样一来不仅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形成了材料资源浪费。综上述,采用钢模板节约工期、降低成本、环保。

图2.9爬模示意图 图2.10钢筋连接
2.2.1 现场废弃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个用途:
(1)作为回填材料,直接回填。
(2)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清洗后,充当拌制新混凝土的骨料,充当轻骨料混凝土垫层,也可作为现场路面的基层骨料。
(3)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处理后作为轻集料,加入水泥、附加剂等掺合料,加水搅拌,经成型机振压成型,成为混凝土砖,用于填充墙砌筑。此技术设备比较简单,处理费用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序号
|
建筑垃圾使用分类
|
所占比例
|
1
|
施工现场未利用
|
外运
|
635m³
|
47.4%
|
2
|
施工现场回收循环利用
|
地下室回填
|
475m³
|
35.4%
|
52.6%
|
临时道路
|
80 m³
|
6%
|
临时坡道
|
150 m³
|
11.2%
|
3
|
总计
|
——
|
100%
|
2.2.2 材料消耗
序号
|
主材名称
|
预算损耗值
|
实际损耗值
|
采取的措施
|
1
|
钢材
|
139t
|
截止目前:119t
|
施工前,制订工程施工节材与材料资源方案;
使用爬模系统实现架体模板爬升一体化;
项目部自制可周转围挡;
现场临时道路与永久性道路统筹考虑;
采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钢筋优化下料。
|
2
|
商品砼
|
646m³
|
截止目前482m³
|
3
|
木材
|
10051㎡
|
截止目前:8100㎡
|
4
|
模板
|
平均周转次数6次
|
7次
|
5
|
周转设备(料)
|
重复使用率100%
|
6
|
其他主要建筑材料
|
加气块6516m³
|
7
|
就地取材≤500公里以内的占总量的75%
|
8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52.6%
(回收利用率=施工废弃物实际回收利用量(t)/施工废弃物总量(t)×100%)
|
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因地制宜地制订工程节水措施;使用中水系统;
施工现场设立地表水可循环利用系统,利用丰富的地表水资源;现场机具、设备、
车辆冲洗用水优先使用中水和其他可利用水资源;

图2.11地表水循环利用系统图 2.12卫生间节水器具
2.3.1 节约用水量
本工程开工至2014年4月,共计用水量44200m³,其中非传统用水量为(循环水)4580m³,非传统用水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为10.36%。
表2.3 节水用量表
序号
|
施工阶段或区域
|
目标耗水量m³
|
实际耗水量m³
|
实际耗水量/总建筑面积
|
1
|
基础施工阶段
|
22300
|
截止目前:19800
|
0.266
|
2
|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
12500
|
截止目前:11800
|
0.158
|
3
|
二次结构及装修阶段
|
36400
|
——
|
4
|
办公、生活区
|
56300
|
截止目前:12500
|
0.168
|
5
|
生产作业区
|
71200
|
截止目前:31700
|
0.426
|
6
|
整个施工区
|
127500
|
截止目前:44200
|
0.594
|
7
|
节水设备配置率
|
50%
|
100%
|
——
|
8
|
非市政自来水利用量占总用水量
|
8%
|
8.50%
|
——
|
施工过程中,专职人员每月抄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各阶段、各区域耗水量数值,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对策。

图2.13总用水与阶段用水量比较 图2.14施工区与生活区用水量比较
2.4 节能与能源资源利用
制定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编制用电节能指标控制方案,按方案规定要求执行。
2.4.1 太阳能资源利用
海口地处热带季风性气候,年日照平均时数长达2200小时,光照率50%-60%。
本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在生活区阳光充足部位架设太阳能集热板,此部分
蓄电供应办公区域走廊及路灯照明所用,既保证了夜间照明,又促进安全生产。
在办公区设置4台太阳能路灯,保证办公区夜间照明需要。

图2.15生活区太阳恩呢该集热板蓄电 图2.16办公区太阳能照明路灯
2.4.2 风能资源利用
海口地区常风较大,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同样在施工现场安装风力发电机。由于本工程所用模板体系为外爬内支模式,考虑本工程所处地带为城市CBD,四周建筑物密集不利于风力发电机达到最大发电效果,故将发电机架设于爬模架顶,随着爬模架爬升。爬模架体南北两边各布置2台风力发电机,爬模架东西各1个LED屏幕。此风力发电用于爬模架顶端LED广告屏夜间屏幕显示中建企业Logo及楼层内照明及紧急备用电源。

图2.17风力发电机 图2.18企业Logo夜间显示
2.4.3 其他节能措施
管理部生活区浴室、盥洗室、洗衣房等张贴醒目节能提示。办公室等场所采用细管荧光灯,生活区采用节能灯。现场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在塔吊内安装限载装置,保证合理使用。
工程施工用电装设电表,生活区和施工区分别计量,每月专人抄表,并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逐月对比分析,制定应对措施。

图2.19选用节能空调 图2.20选用节能灯具
2.4.4 用电量统计
本工程开工至2014年4月底,整个施工区用电量统计为970190度,实际耗电量与总建筑面积比值为13.03.
表2.5节约用电量表
序号
|
施工阶段或区域
|
目标耗电量
|
实际耗电量
|
实际耗电量/总建筑面积
|
1
|
基础施工阶段
|
267800
|
截止目前:250477
|
3.364
|
2
|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
163400
|
截止目前:141707
|
1.903
|
3
|
二次结构及装修阶段
|
289500
|
——
|
4
|
办公、生活区
|
425000
|
截止目前:185822
|
2.496
|
5
|
生产作业区
|
1124500
|
截止目前:392184
|
5.267
|
6
|
整个施工区
|
2270200
|
截止目前:970190
|
13.03
|
7
|
节电设备配置率
|
80%
|
99%
|
_
|

图2.21阶段各分区耗电量统计 图2.22目标耗电量与阶段实际耗电量
2.4.5 节约燃油
(1)选择工程机具时,在工程使用范围内选用燃油消耗较小的设备。本工程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合理安排机械挖土及爆破方法相结合的施工方式,重点控制好土方开挖阶段的挖土机的每台班耗油。
(2)对食堂燃油进行测算和控制,使生活用油基本处于受控状态。
(3)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实行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5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施工现场围墙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道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堆放,及时清运。对建筑废料的综合回收再利用;对无法回收的建筑废料,应通过无害化处理之后运至垃圾填埋场,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用地和对土地的二次污染。
表2.5节约用地表
序号
|
项目
|
目标值
|
实际值
|
采取的措施
|
1
|
办公、生活区面积
|
3200㎡
|
3500㎡
|
制订临时用地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专项方案;
根据施工生产规模、员工人数、材料设备需用计划及现场条件等控制临时设施占地面积;
施工现场围墙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
2
|
生产作业区面积
|
20000㎡
|
20596㎡
|
3
|
办公、生活区面积与生产作业区面积比率
|
16%
|
17%
|
4
|
施工绿化面积与占地面积比率
|
5%
|
2%
|
6
|
场地道路布置情况
|
无
|
临时道路与永久规划路结合
|
3.履责成效
目前项目已取得以下成果:
1、全国第三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立项授牌;
2、2013年度海口市安全文明工地
3、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4、总结局级工法2项;
5、QC成果2项;
6、专利授权4项,受理4项。
表3.1海南移动绿色施工成效统计
序号
|
项目
|
目标值
|
实际值
|
形成原因
|
1
|
实施绿色施工的增加成本
|
100万元
|
85万元
|
一次性损耗成本为35万元
|
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费用,周转定型用具费用,风能、太阳能费用、节能、节水设备费用等。
|
可多次使用成本为50万元(按折旧计算)
|
2
|
实施绿色施工的节约成本
|
500元
|
截止目前:
362万元
|
环境保护措施节约成本为45万元
|
十项新技术投入产生的效益,包括钢筋机械连接,地下水回收利用等;节电设备和相关措施的使用节约电量等
|
节材措施节约成本为290万元
|
节水措施节约成本为18万元
|
节能措施节约成本为12元
|
节地措施节约成本为-3万元
|
3
|
前两项之差
|
节约400万元,占总产值比重为2.22%
|
节约277元,占总产值比重为1.54%
|
4
|
绿色施工的社会效益
|
环保零投诉,
绿色施工周边居民满意度调查达到100%
|
环保零投诉,
绿色施工周边居民满意度调查达到100%
|
4.结语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自开工以来就立足项目自身,做好各项科技研发和成果总结,为工程实体的顺利实施和各项创优目标的实现做好技术保障。